
当地时间11月10日,“向中国传统图书致敬展”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幕。图为嘉宾为展览揭幕。中国人民大学家居书法博物馆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振石表示,这些家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特色藏品。本次展览从我们收藏的8万多封家信中精选出32组55封信,全部是真人大小的复制品。这些作品被装裱起来并展示在玻璃柜中,并附有相关人物和背景故事的照片。最年长的人被写了十年代是清朝末年,最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毛笔写的传统竖式家字,有钢笔写的横式家字,还有文字、图画、符号书写的家字,体现了人间真情和温馨的家文化,展现了我国家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出的31位家书作者,既有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陈独秀、梁启超等名人,也有各个时代的军人和普通百姓。尽管他们的社会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是家庭的一部分。他们表达对亲人的同情、感激、渴望和内疚等复杂的情感。他们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留下一份可供记忆的原始档案。这些信件不仅记载了家庭成员的各种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多种的层次和多个视角展示了跨越一个多世纪的不同时代的熟悉的汉字风格。
当地时间11月10日,“向中国传统图书致敬展”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幕。图为参观展会的客户。中国人民大学家居书法博物馆供图
展品包括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继泽的六封家书和一封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
本次展览还将展出艺术家付焦写给好友唐存植的一封信。 20世纪60年代,福宝先生委托唐存植采购药品和画笔,并在一封信中写下了三笔。虽然只有一页,但文字与图像的融合体现了作者对书法和绘画的天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 1962 年到 1965 年的四年时间里,两人交换了 30 多封书信。当我亲自见过面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朋友。
本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都柏林大学学院副校长科林·斯科特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国内书信馆副馆长张鼎向国内外来宾介绍了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完)
中国消除数字鸿沟、积极推动全球化的理念将成为“稳定器”
2017年“双11”,今年又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这对中国向世界打造全国统一市场有何裨益?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带状疱疹吗?
粤港澳19市合作参加全国大会
中国大市场是全球技术创新,提供广泛的应用场景。
共同保护地球:从巴西亚马逊到中国的生态实践,纵观全球气候行动
再也不用坐两次飞机了。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专家评美国“航行自由”:双重标准,打着和平幌子进行霸权行动
中国科技史从“互联网+”走向“AI+”
11.11不仅仅是购物,更是保障。向人民空军致敬!
加湿器中添加消毒剂可以抑制细菌吗?小心肺炎!
“5G”是无线网络的后缀,与手机上的5G信号相同吗?
当岭南杂草遇上热带岛屿,杂草如何架起菲律宾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桥梁?
油价今年第七次上涨。官员称新一轮存款削减有望
专家:摩擦频繁与美国麦粒肿“航行自由”影响国际海洋秩序
如何防止换脸AI技术被滥用而“丢脸”? |新漫画评论
敬业门家谈康熙皇帝身世:网上很多传说都不靠谱